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新闻中心

一文读懂消防前室与防烟前室

创建时间:2025-10-09 16:39

第一章:啥是消防前室?啥是防烟前室?

简单说,这俩都是建筑里的“安全过渡空间”,但位置和核心作用不一样。

 

消防前室:常设在高层住宅、商场的楼梯间或消防电梯门口,就像“安全缓冲区”。它一边连着火场方向的走道,另一边连楼梯间/消防电梯,用乙级防火门(就是那种关上后能挡火的门)隔开,里面还得装消火栓。比如你家小区高层楼梯间门口那间小房间,大概率就是消防前室。

防烟前室:专门“防烟”的小空间,只跟防烟楼梯间配套,设在楼梯间入口处。它的核心任务是挡住烟雾进楼梯间,有的会和消防电梯前室合用。比如写字楼里那种楼梯间门口,推门进去先经过一个小房间,再进楼梯间,那这个小房间可能就是防烟前室。

第二章:俩“前室”到底能干啥?

消防前室是“多功能安全岛”:火灾时,你从家里跑出来,先到消防前室,这里能暂时躲一躲高温和烟气;消防员来了,也会在这儿穿装备、拿水带,再进火场救人。它既保护疏散的人,也方便消防员干活。

防烟前室是“烟雾挡箭牌”:烟雾是火灾里的“隐形杀手”,防烟前室就靠“正压送风”(简单说就是往里面吹风,让室内压力比外面大)把烟雾挡在外面。这样你进楼梯间时,就不会被烟雾呛到,能安全往下跑。

第三章:实际案例带你看明白

案例1:高层住宅楼(18层):这栋楼的消防电梯门口有个4.8㎡的小房间,装了乙级防火门和消火栓,这就是消防前室;而防烟楼梯间入口处,有个3㎡的房间,天花板上装了送风口(正压送风用),这就是防烟前室。平时这两个房间都保持畅通,门能正常关闭。

案例2:商场(3层):商场的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合用了一个前室,面积有7㎡,既装了消火栓,又有正压送风系统。火灾时,顾客能先到这儿集合,消防员也能在这儿展开救援,一举两得。

案例3:写字楼(10层):某写字楼的防烟前室没装正压送风系统,还堆了杂物。火灾时烟雾直接飘进楼梯间,导致疏散受阻。后来整改时,加装了送风口,清理了杂物,才符合规范。

 

第四章:怎么判断前室设置合不合规?

不用背规范,记住这几个“一眼看”要点:

  • 看大门:不管哪种前室,连接走道和楼梯间的门必须是乙级防火门(门上一般有“乙级防火门”的标识,关门时能自动闭合),不能用普通木门或玻璃门。

  • 看设施:消防前室一定要有消火栓,有的还会装灭火器;防烟前室(或合用前室)要么能开窗自然通风,要么天花板/墙上有正压送风口(像小方盒一样的装置)。

  • 看畅通:前室里不能堆杂物、放电动车,也不能改成储藏室,必须保持空空的,能让人和消防员顺利通过。

  • 看标识:正规的前室门口会贴“消防前室”或“防烟前室”的标识,有的还会标“禁止占用”。

第五章:面积计算要注意这些坑

面积不是随便量的,这些细节要记牢:

 

  • 普通前室面积:高层住宅的消防前室,面积至少4.5㎡;商场、写字楼等公共建筑,至少6㎡。防烟前室单独设置时,面积一般不小于4.5㎡(住宅)或6㎡(公共建筑)。

 

  • 合用前室面积更“苛刻”:如果消防前室和防烟前室合用(叫“合用前室”),面积要求更高——住宅至少6㎡,公共建筑至少10㎡,而且房间的短边(就是最小的那条边)不能小于2.4米,不然消防员拿装备转身都费劲。

  • 测量时别算错:面积是按“使用面积”算的,就是你站在里面能活动的空间,不算墙体厚度。比如前室里有柱子,柱子占的地方也要减掉,实际能用到的面积得够数。

  • 不同建筑有差异:医院、养老院这些特殊建筑,前室面积要求会更大,具体得看建筑的用途,不能一概而论。

第六章:小白总结重点

消防前室像“多功能驿站”,又护人又方便救援;防烟前室像“防烟门神”,专挡烟雾进楼梯间。判断合不合规,看门、看设施、看有没有堆东西;面积计算要分清普通前室和合用前室,量的时候只算能活动的空间。记住这些,你也能当半个“消防前室小检查官”。

参考来源: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 50016-2014(2018年版)、《消防设施通用规范》GB 55036-2022